鹅妈妈组曲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组曲最初是钢琴联弹组曲,是拉威尔根据佩罗的一本《巴洛克故事选》中的故事,为他朋友的一对小儿女所创作的。最早的标题为《有道德寓言的古代故事》。这部钢琴联弹组曲作于1908年,首演于1908年,第二年,拉威尔将其改变为芭蕾。《鹅妈妈组曲》仍然是当今世界一流古典音乐的典范。曲子原本是一个钢琴四手联弹的作品,拉威尔(Ravel)后来将其改成了一部管弦乐曲。曲子的总称虽然叫鹅妈妈组曲,但是鹅妈妈却一直没有在组曲中出现,鹅妈妈就是那个将童话故事向孩子们娓娓道来的人。从《睡美人的孔雀之舞》到《拇指仙童》,再到《陶瓷皇后拉德紅娜》、《美女与野兽》和《神仙花园》等一系列童话作品,它们仍然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听众,他们的心情随着音乐起伏跌宕,他们或是喧嚣和欢呼,抑或伤心和绝望。4. Les entretiens de la Belle et de la Bête (第4首 美女与野兽的对话)Katia Labèque/Marielle Labèque – Bizet: Jeux d’enfants / Fauré: Dolly Suite / Ravel: Ma Mère l’oye“小拇指”“小拇指”采用从容不迫的c小调,速度中庸,是一个小男孩寻找回家之路的故事。贫穷而狠心的父亲要把孩子抛弃在森林里,孩子机敏地在路途中撒下面包屑,可是面包屑很快成为小鸟的食物。乐曲中双簧管的旋律悲凉凄切,是孩子的孤独与无助,法国号则描绘了森林的空旷和神秘,小提琴模仿小鸟的啾啾叫声更显凄厉。当这所有的声音归于一片寂静,孩子绝望了:回家的路究竟在哪里?“丑姑娘和瓷偶女王”“瓷偶女王莱德罗纳”。如果说拉威尔把他的睡美人带到西班牙的话,那么这一回他却循着童话的指引,来到十八世纪的东方——西方人心目中神秘的中国。这里的瓷偶能歌善舞,到处都充满这叮叮当当的美妙乐声。这个故事来自童话《小绿蛇》:美丽的公主突然变成了丑姑娘,英俊的王子则变成一条小绿蛇,他们必须到瓷娃娃王国去恢复本来的面目。短笛和钟琴反复演奏的五声性旋律和用钢片琴、铜锣所表现的瓷娃娃王国带有浓厚的东方韵味。“美人与野兽的对话”“美女与野兽”取材自博蒙夫人的著名童话,迪斯尼公司就曾成功地据此改编为同名动画片(Beauty and the Beast):英俊的王子被魔法变成野兽,虽然丑陋,但是心地善良。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位美丽的女孩,当真爱降临时咒语才会解除。浪漫的单簧管在轻柔的弦乐和竖琴的伴奏下刻画出女孩妩媚轻盈的身姿和步态,大管的怪异声响则是野兽悲喜交加复杂心理的体现,他们在互诉衷肠。在竖琴一连串缠绵悱恻的滑奏之后,小提琴迸射出无法言喻的激情,咒语终于解除。童话中的公主和王子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仙境般的花园”“仙境花园”是明朗的C大调,与组曲中的前三段音乐相呼应。王子唤醒了沉睡中的公主,并得到所有人的祝福,万物即将复苏,森林重现生机,钟声齐鸣,音乐在光辉圆满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