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绝对音感
轻易分辨出每个音固有音高的,称作“绝对音感”。世上有这么一群对音乐有绝对天赋的稀有的人群,自然界、生活中除了噪音,其他的声响对他们来说都是有非常精准的音高的。被我们称他们为“金耳朵”。比如:
莫 扎 特
七岁的莫扎特用了父亲的一把小提琴,用完后就对父亲说,我的那把小提琴比你的低八分之一音。当然,在音乐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音乐家还是有不少的。
很多专业学音乐的人基本上都是有这种能力的,他们的脑子里音高是固定的,但每个人耳朵的敏锐度还是大有区别的。
研究表明,还有这样一撮人,他们耳朵一样敏锐,但是悲剧的是他们唱歌还是跑调。那可能就是表达音乐的问题了,与感知音乐无关了。
2、相对音感
单个找不到实际的音高,但是一组音出来可以唱出调调。俗称:首调概念
听任何旋律都是 DO RE MI , 偶尔出现个变化音就晕菜了。比如下面这首歌让首调概念的朋友直接就唱晕了。
GötaThe Real Group – In The Middle Of Life
3、普通人
大部分人完全不知道音高、音准为何物,过了最黄金的训练期,音感的素养一切任机缘,也算是靠天赋了。
也有很多人把辨音问题归结成是基因问题,但是小编更愿意理解为父母带给孩子们的。
比如:父母成天在家高歌,孩子听多了以为这就是音高有样学样,过了黄金的修正期,最后就是改不过来了。
当然,比较严重的一种就是“音盲”-完全缺乏辨别音的能力。
跟小孩子到一定年龄视力会定型一样,如果普通孩子在年幼时候没有保护好视力,定型后就不容易改变了,唯一的优点是视力有激光可以矫正,而音乐目前没听说过有特效药。
4、 失乐症
失乐症: 据科学家研究是属于先天脑神经系统问题,失乐是丧失了对音乐的正常认知功能,好听的音乐与他们可能噪音一样恐怖,即使受过长年训练,还是无感觉。基本可以放弃音乐这条路了。
大家看了小编粗略的四种音感的分类,其实天生绝对音感的人群极为稀少,而天生的音痴更少了。大部分人群重点:是看在合适的时间段有没有好好的进行音乐教育。

训练绝对音感就是童子功,只给有音乐天赋和那些会准备的人,过期不候。那绝对音高究竟要练习什么呢?
绝对音高最重要的环节就听力的训练。音乐包含很多要素,而对于我们普通的孩子来说,最基本要掌握的是:视唱练耳
当然,视唱练耳还有很多深奥的部分,这是音乐基础最精髓的学科。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勤能补拙”而用在训练绝对音感上是毫无用处的。
绝对音感是通过视唱练耳来训练的。但视唱练耳不是随时可以学,也没有弥补一说。经过科学的研究,4-6岁 是孩子听觉发育的黄金时期,是 训练视唱练耳的飞速阶段。
如果已经错过了,就只剩7-13岁这个极慢速的末班车了,虽然效果会差一些,但是总算还不晚。过了13岁听力的训练就几乎没太大效果了。
这样可能只需要 短短几年就可以训练出来,受益一辈子的事情,为什么要错过和放弃?

绝对音高训练是一种强迫改变听觉习惯的练习。
前面有说到过,4-6岁 是孩子听觉发育的黄金时期,在这期间多加训练,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可以做个初级练习的参考
1、边弹边唱
学钢琴的和声乐的孩子非常有优势,对着钢琴边弹边跟着唱,慢慢练习肯定有效果。
基本我们用五线谱C调开始做练习
听起来似乎是件容易的事情,从孩子开始学琴学唱就可以开始练习,那个时候孩子基本从单旋律学起来,可以先让孩子把每个音唱准。
当然有些家长会忧虑,自己根本听不出来。那可以拍音频、视频请教你的钢琴老师或者跟着在线课程学习一下?专业人士指导慢慢坚持练习就好。
2、父母陪伴孩子系统练习
单音练习
有钢琴的家长可以使用钢琴,没钢琴的可以iPad或者手机上,下载钢琴键盘软件。也不错啊!先参照一下孩子的乐谱找到中央C-高音C这个中音区,在白键上打乱顺序,一个个弹给孩子听,让孩子唱准说出音高的名字。
双音、多音练习
旋律音程:还是在白键中音区上开始练习,先两个音分开弹。从低音到高音,音要唱准。
当两个音可以唱准,接下来就是音程练习:两个音一起弹,让孩子找到音高先唱准。这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大部分的孩子会先听到高音,高的音通常容易被听到,但还是让孩子先找低音,先唱低音的目的是确保你听到了低音。
再提醒一下,这些练习可能因人的程度不同,需要周期也没定数,还是要记住千万不能急。
三个音便不是随意找三个音按下去,这是有一定规律的和弦,这个需要陪练家长去学习一下,或者找本书照着弹。 练法同音程的练习一样,每次训练时,先从分解和弦开始,从低音往高音逐个地唱出来。
3 、构 唱
构唱是不借助任何帮助自己唱出实际音高。这个部分其实可以作为一个自检部分。家长可以使用音符卡
拿出中央C到高音C这组音符卡,随便抽一张,让孩子自己唱看看能不能唱准。构唱非常难,需要慢慢的一点点练习和加深。
以上3点不需要做太长时间,每天 10-15分钟 即可。一定要放松心情,不要过分强迫,因为这种感觉其实是很自然的,你只需要帮孩子把这种感觉逐步唤醒。如果你准备往专业方向发展孩子,那视唱练耳的时间就需要延长了。最好是每天多练几次,而不是一次花很长的时间来练习。
注意:很多家长不太关注自己家钢琴的音准,如果为了孩子们好,请隔段时间调调音,不然不但没有帮到孩子训练耳朵,反而还让孩子以为不准的音就是实际音高。
1、专业学习音乐的人绝对绕不过去的一个槛。从事专业演奏的人,无论是理论、表演都离不开听力这一关,绝对音感是音乐专业院校的基础必备。
2、大多数玩乐器的人都得有“调音”这一必备技能。
比如:竖琴、吉他、弦乐等,想想,当你即将演出,调音器突然坏了/没电了怎么办?你还是得靠自己的耳朵?
再比如:管弦乐队中铜木管乐器易受温度的影响,音准会随时会有偏差,如果耳朵没有分辨能力及时的调整,那对于整个乐队就是一场噩梦。
3、有一类乐器会比较尴尬——移调乐器。
比如说:单簧管、小号、圆号这类移调乐器。他们吹奏出来的和实际看谱子的音高是完全不同的,很容易混淆。好在这类乐器入门会偏晚。基本要到9岁以后,所以,决定学移调乐器的家长视唱练耳的准备工作要先做好,不然孩子的绝对音感形成会有困难。
4、歌者绝对音感是基础。
大家都知道歌手、歌唱家对听力,音感素养的要求特别高。一个歌者嗓音是天赋,但是没有音感,那音乐表达起来就太可怕了。
至于我们普通人难道音感就不重要吗?唱国歌都会唱跑调的人大有人在,如果你说我小提琴拉得特别好,随便唱一句就不准,人家还会想听你拉琴吗?
5、 绝对音感的人有特殊技能。
绝对音感的人一首新曲对他来说听几遍直接就能演奏了。拥有此技能可以为翻唱歌手们扒谱,获得一笔不小的收入喔!!!
原创文章,作者:曼海姆音乐艺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1go.cc/jueduiyinganxunlian/